成果简介

 继续教育信息化是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支撑,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网络教学理念和实践的发展,使网络教学的灵活弹性、资源丰富、知识共建等优势逐渐显示出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模式,继续教育信息化教学实践也迎来了新的转变与融合。在线下授课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中,立足优势教育资源,打破生源限制壁垒,对因疫情与地区限制等条件下产生的生源短缺现象,积极突破原有的生存区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网络教学中结合学情,系统搭设以戏曲为代表的艺术教育网络教学体系的整体架构。

 成果覆盖专业化教学及普及型教学,兼顾戏曲英才的培养和戏曲人口的培育。专业化教学:自2020年2月起,依托信息化网络教育平台,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学历教育教学结合继续教育与艺术教学的课程特点、学习资源、师生个体的差异性等实际情况,形成了线下自主学习、线上引导学习的混合学习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教育教学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丰富学科内容、增加课程容量,面对疫情反复的态势积极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成效。同时,制订针对教师评价的《网络课程评价手册》以及针对学生考评的《疫情防控期间网络教学学科成绩综合考核标准》,规范网络教学管理、量化师生教学标准、提升网络教学效果。在招生(本校、函授站)、教学、毕业答辩等各个重要环节,借助信息化手段,助力戏曲教育的转化和发展。普及型教学:中国戏曲学院继续教育部多年以来承担课程建设(授课课程、教材研发、网络课程等)、教师培养(中小学戏曲教师师资培养、传统文化进校园专题培训等)、实践展示(“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传统文化进校园优秀节目展演等)、艺术鉴赏(观摩演出、民族艺术进校园演出)等工作,已经形成一套完成的戏曲进校园美育工作服务体系。在防疫新常态的背景下,探索普及型网络教学、开发数字化精品课程、推动信息化手段在“戏曲+”课程中的应用、创新“国戏杯”线上办赛形式、依托网络平台建设名家视频课程库,深度探索戏曲进校园语境下的信息化创新融合。

 中国戏曲学院积极探索信息化综合教学实践,使继续教育网络教学实现了各级各层艺术教育间的连通,在疫情新常态的新背景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种种实践,守正创新,特色育人,力求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教学和学习成效,实现当代戏曲教学的转化与发展,培养戏曲英才,培育戏曲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