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围绕我院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目标,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戏曲专业特点,深入挖掘戏曲艺术中蕴含的德育资源,形成了“课堂教学有特色,名家领读有影响,教学实践有实效” 的三位一体教学模式。 1.思政课和专业课教师组成“思政+戏曲”课题组,设计了《从认识论视角 看近代京剧名家成名与成角》等戏曲案例融入教学的路径,挖掘整理了《人品高洁,以德立世---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等 100 余个教学案例,具有高 台教化作用的戏曲剧目、品德高尚的戏曲表演名家,激励戏曲学子自立自强 的班规师训等都是讲好思政课鲜活的素材。我们访学名师大家,与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座谈艺术作品融入教学,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举办“第六届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学术会议”。聘请特聘教授,邀请教学名师到我院挂职指导、示范授课、座谈交流等;教师专题研讨、集体备 课,把美育、艺术、人生之道融入课堂,使思政课“有品有料”,让学生坐得住、听得进。2.“思政+戏曲”特色有影响。自 2017 年以来,学院牵头北 京艺术院校共同开设“艺术名家领读经典”市级思政课,让思政课“有声有色”、“好听好看”,邀请濮存昕、冯远征、王黎光、宋飞、廖昌永等 80 余位文艺理论家、艺术家结合从艺经历讲授经典作品,辅之以示范表演,把京 剧表演、音乐舞蹈搬上舞台,这种“剧场里的思政课”、“音乐中的思政课”影响广泛,受到学生欢迎,每学期受益学生达 3000 多人,成为北京市示 范课、精品课。学生动情的说“这样的思政课,我们不想下课”。我们创排京剧戏歌、与我院音乐系共同策划公演“建党百年戏曲音乐晚会”。精心打造教学团队,思政课教师与京剧系教授合作建设精品课程,荣获 2021 年北京市“最美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 3.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让思政课“有滋有味”。安排两周时间开设实践教学课程,学生全员参与、教师全过程指导, 理论与实践对接,既动脑又动手,解决重理论轻实践、重个体轻合作的问题。形成了有深度、有内涵、有艺术的思政课育人途径,学生实践作品多次 获得奖项,借助思政课的平台登上了人民日报等。